2021年12月投資展望
- 老孫
- Nov 20, 2021
- 5 min read
Updated: Jul 27, 2022
12月份市場展望以專題研究模式編制,重點研究可再生能源板塊的目前發展狀態以及未來的發展空間。作為炙手可熱的投資機會,可再生能源板塊有豐富的議論空間,讓我們一起了解可再生能源的「前世今生」,並了解如何適當地將資金投入具潛力行業,達致長期資本增值。
可再生能源市場目前狀態一覽
在2010年,太陽能和風能合共總發電量只佔全球發電量的1.7%。同一數值在2020年時已攀升至8.7%,遠高於主流能源供求預測統計。例如,國際能源署在2012年時預期太陽能發電量將於2030年達到550太瓦時,但此一指標在2018年已被突破。有見及此,就如很多顛覆世界的科技發展一樣,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將是爆炸性的,而非循序漸進的。

從上圖可以看到,即使預測可能完全低估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狀況,世界新能源產能將步入「新時代」。新時代源於成本大幅下降,自2010年起,光伏太陽能的成本已下降85%!無論在岸還是離岸風力發電,成本亦已下降近半。實際上,過去大幅度的成本下降讓太陽/風能在成本上已可與化石燃料抗衡。首階段的成本下降開展正向循環:當市場接受更多新能源科技時,由於規模效應擴大及更完善的供應鏈,將導致新能源需求的進一步上升。週而復始,良性循環是一個市場建立初期的標準發展趨勢。舉例說明,在過去10年,當太陽能容量規模翻倍,安裝太陽能的相關成本便下降34%。甚至乎,由於太陽能產業的模組化及標準化,此一成本效益更容易體現。
成本逐步下降對相關企業的利潤有倍數形式的增長。舉例說明,傳統能源企業如荷蘭殼牌石油公司每年利潤為158億美元,看似不錯,但它相關的營運成本開支高達3300多億美元。眾所週知,鑽油場所所包含的維護成本極高,甚至乎當一處油田已經枯竭,所需的回填成本更高得嚇人!然而,再生能源企業的「原油」,即太陽/風/水等,用之不竭,在首階段的基礎建設完成後,除必要的維修更新開支外,「開採」能源本身是免費的。由此可見,未來的再生能源企業在利潤結構上將輕易取代傳統能源企業。
然而,類似的良性循環總有消退/減慢的一日。從下圖可以看到,技術含量較低及先於其他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風能預期將步入較慢的增長期;反觀太陽能,以及水力能將繼續持續增長。

可再生能源市場未來的「四大發展趨勢」
以太陽能/風能而言,以上的發展趨勢只能看出可再生能源科技的片面成果。在各國從《 巴黎協定 》開始訂立出不同的減排承諾,以至於新冠疫情所導致的經濟危機誘使政府大力將資源投資於可再生能源科技,可再生能源板塊已並非單純的原材料生產商,更將包括:儲電業、輸電業、回收廢棄太陽能板組件/風車扇葉等四大產業,構成完整的行業生態鍊。在全世界政府的角度而言,唯有正式建立整個行業生態(由生產、儲存、運輸及回收)才能夠令行業發展更穩健以及進一步提升其能源供應佔比。
在環球政府「給力」的情況下,長遠而言整個行業的利潤增長不在話下,並且將更為穩定,對投資者而言是一大福音。
如何把握此板塊投資機遇?
我們相信可再生能源企業長遠能夠為投資者帶來非常亮麗的表現。然而,透過選擇單一企業股份進行投資所面對的企業風險與我們一貫的投資理念相違背。尤其是對於再生能源行業而言,科技的發展容易令今天的龍頭在數年間成為龍尾,一般投資者的選股能力將無法把握上述的整體機遇(生產、儲電業、輸電、回收)。因此,我們可以透過例如貝萊德可持續能源基金的主動管理機制,以最省心的方式全面接觸市場。例如:基金內持有的十大持股當中,便遍及我們所述的四大行業部份。相關基金過往走勢非常亮麗:過去3年年度化回報率為30.75%,過去5年亦達到19.09%。
基金內主要持股簡介

NextEra Energy, Inc.(美國)是一所能夠生產58吉瓦的發電商,年收入超過180億美金並在美加僱用約14,900員工。NextEra Energy除了是市值最大的發電商,更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及風能發電商,供電予約1千萬人。 總體而言,NextEra Energy近6成的電力均來自可再生能源。得益於收入增長穩定,其股價多年來持續穩健上升。

ENEL SPA(義大利)與NextEra Energy類似同樣熱衷於利用可再生原料發電。除太陽能/風能外,更利用地熱能,水力等發電。ENEL SPA更經營送電及天然氣配送業務,於財富世界500強排名第83。

Infineon Technologies(德國)此企業協助解決儲電方面的疑難。主力提供半導體和系統解決方案,解決高能效、移動性和安全性方面的難題。由於晶片荒,此公司股價近年升幅顯著。

SCHNEIDER ELECTRIC SE(法國)此企業專注於為能源設施提供後台管理方案。自1836年成立,有185年歷史,是世界最大的能源管理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斷路器、感測器、控制器等等,為各國能源設施、工業、資料中心等提供解決方案。並且再能源、基礎設施、工業過程控制等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VESTAS WIND SYSTEMS A/S(丹麥)作為另一家「上游」公司,維斯塔斯主力經營風力發電機設計、製造、銷售、安裝及服務的企業,成立於1945年,其工廠遍布於丹麥、德國、印度、義大利、羅馬尼亞、英國、西班牙、瑞典、挪威、澳大利亞、中國和美國等地。
以上所介紹的企業只是基金眾多持股中的一小部份。無獨有偶,得益於基金經理的投資目標定調於高市值/盈利穩定巨型企業之中尋找相關機會,大部份企業的長期股價走勢均甚為優秀。再加上,基金所投資的部份企業屬於各地區的公用股份類別(就例如香港的中電/港燈),股價波動較小,即使在疫情最嚴重之時亦如是。
入市硬道理
真理必須重提再重提。如你希望成為一個優秀的投資者,即使你已經準備好一筆雄厚的資金隨時入市,你亦應該堅持採用分段入市的方式,消除入市風險(買入價格高/低)。儘管再生能源正成為本世紀一處極佳的投資機會,我們亦應為自己留有後路,建立一份同時含有股債的投資組合,降低市況波動對組合的影響。最後,就像一開始所述一樣,我們應該以長線視野看待我們的投資目標,達致進一步降低投資風險,讓投資變得更省心。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瀏覽在部落格上的不同文章,如果您對以上仍然存有疑問,或者需要更多相關意見,歡迎聯絡我,我非常榮幸的能與讀者們交流及解開您們的疑問。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邀約,請不要依賴本文件作投資決定。投資涉及風險,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投資產品之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作出投資決定前,應向獨立專業的理財顧問查詢。筆者已盡量確保所提供資料(包括數據)之準確性及可靠性,惟並不表示該等資料可作為消費者的指引,倘有關資料之任何不確或遺漏等,所引致消費者有任何損失或損害,一概毋須承擔相關責任。所述之計劃視乎個別產品供應商而定,有關產品計劃之詳情及細則,以產品之主要說明文件為準。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