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投資展望
- 獨菲 Jacky
- May 20, 2023
- 4 min read
傳統投資市場的俗諺「五窮六絕七翻身」,這-現象今年似乎提早在市場出現。過去一個月環球主要投資市場都錄得不同程度的回落,沒有明確投資方向,主要受到美國的利率走勢、國債上限問題、美國銀行破產風暴和中國的經濟復甦力度不及預期所影響。
美國在過去-段時間接連發生銀行倒閉事件,由三月份開始已經有三間銀行倒閉,需要由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在政府當局介入後,目前危機暫時得到控制。不過,美國卻迎來另一大危機「美國債務上限」問題。「債務上限」原本是用來限制美國政府不得過度借款、超過預算的限制法令,結果卻從來沒有真正限制過美國政府的債務。直至2022年的10月份,美國的國債已經累積到31兆美元。提高美國債務上限其實也是美國兩黨「民主黨」和「共和黨」在國會的政治博弈。加上今年眾議院新任議長麥卡鍚要經過15輪才勝出,可見國會的對立非常嚴重。除非美國國會調高31.4兆美元的舉債上限,否則美國財政部最快6月就會耗盡現金,不能支付任何款項包括美國國債息率,隨即陷入債務違約(美債違約),信用評級會被下調,勢必造成廣泛影響,不僅會衝擊美國民生經濟和全球金融穩定,更會使美國在國際信用一落千仗和危及美元的國際地位。雖然,自1960年以來美國經歷了78次的美國債務上限,幾乎每次都能在國會通過,但已經為市場增加了不確定性和風險。在華爾街,很多投資者已經開始為這不明郎事件買「保險」作對冲。防止市埸低迷及尾部風險(Tail Risk)的需求正在上升。

除了「美國債務上限」問題外,美國聯儲局的利率決議也是全球投資市場關注的重要議題。美國通脹數據在經歷了連績十個月下降後,仍處於4.9%的高水平,加上超預期的非農新增職位顯示就業市場數據仍非常強勁。但另一方面,美國在2023年第一季實際GDP環比錄得1.1%,低於前值2.6%及預期的2%,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市場預測美國經濟很快可能步入衰退期。美國聯儲局在5月份議息會議後,仍決定提高聯邦基金利率0.25厘至目標區間5厘至5.25厘。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議息後聲明亦指出之後有可能暫停加息,但認為今年內減息不太可能發生。美國股市現時估值仍相對偏高,加上不確定性因素眾多,我們認為中短期美國股票市場不太吸引,不建議投資。只建議用平均成本法作長線投資。
中國近月公佈的經濟數據同樣顯示經濟復甦力度有所回落。中國4月份出口同比增長8.5%,增速放緩,同時進口大幅下降7.9%,反映內需疲弱,消費信心不足。雖然5月1號黃金周市民出旅遊數目已恢復至疫情前的接近水平,但整體消費意欲還不太強。信貸數據也表現疲弱,四月份的新增貸款只增加7,188億元,而三月份的新增貨款為38,900億元,出現斷崖式大幅下降。當中大部分貸款為企業貸款,私人貸款只佔極少數,顯示個人消費者對前景催向悲觀。另外,超高的民間儲畜率終於開始明顯下降(減少1.2億),不過從資產和經濟表現看,超高的儲蓄可能基本上沒有流向投資,相反大量流向還房貸,選擇降杠桿,亦有可能少量流向理財產品和消費,顯示整體居民對前景信心不足,消費偏向保守。而剛共佈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只升0.1%,同期的生產者出廠價(PPI)更按年下跌3.6%,令市場有點意外,甚至乎開始擔心中國經濟可能出現通縮風險。
從不斷下調的銀行存款利率和疲弱的經濟增長數據表現來看,投資市場預期中國下半年大概率會再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甚至乎會減息及再推出更多的刺激經濟措施包括進一步扶助房地產市場復甦。加上中國政府積極推動資本市場運作,大力提倡「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都有助於提高國家企業(國企)和中央企業(央企)的估值。我們認為現時中國和香港股票現時仍處於便宜估值水平,值得繼續持有。同時,亞太區-些優資質企業債券和政府債券也值得關注,在美國和中國都有機會減息情況下,這些債券開始變得有吸引力。
在市場低迷的時期,引用已故的全球投資大師約翰﹒鄧普頓爵士的名言“牛市生於悲觀,長於懷凝,成於樂觀,死於狂熱”,而他也是著名價值投資者,善於在逆境和市場極度悲觀時,以超便宜價格買入資產,若能長期持有,未來盈利自然極高。

【筆者簡介】
陳獨菲先生在本地大型證券行任職私人投資顧問近20年,曾替客戶避開大小金融危機,並以穩健創富為己任,深得客戶信任。昔日的高壓工作與女兒的出生,令獨菲有感投資並非只為金錢,並應更多關注生活和快樂。獨菲相信家庭財務教育的重要性,更首次以專欄作家身份加入凱德家族辦公室,透過彙集全球投資資訊,打造以家庭為本的專欄智庫。除日常的理財教育工作外,更致力將理財思維實踐,跨越金錢界限融入不同家庭。陳獨菲先生的進駐,將為凱德家族辦公室帶來更多投資分析及環球財經等專業資訊。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瀏覽在部落格上的不同文章,如果您對以上仍然存有疑問,或者需要更多相關意見,歡迎聯絡我,我非常榮幸的能與讀者們交流及解開您們的疑問。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邀約,請不要依賴本文件作投資決定。投資涉及風險,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投資產品之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作出投資決定前,應向獨立專業的理財顧問查詢。筆者已盡量確保所提供資料(包括數據)之準確性及可靠性,惟並不表示該等資料可作為消費者的指引,倘有關資料之任何不確或遺漏等,所引致消費者有任何損失或損害,一概毋須承擔相關責任。所述之計劃視乎個別產品供應商而定,有關產品計劃之詳情及細則,以產品之主要說明文件為準。
Komen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