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香港人真係好鍾意「番供」

  • Writer: 老孫
    老孫
  • Jan 14, 2022
  • 5 min read

Updated: Oct 22, 2022

香港人喜歡置業是眾人皆知,而且在樓價白熱化和按揭利息持續下跌之際,一波物業轉按潮正如火如荼地展開!原來香港人除喜歡置業外,更懂得趁利息低迷拉長按揭還款期!如此精明的資金運用方式,正是我們認為業主喜歡的「番供」!


去年(2021年)全年轉按申請共20,243宗,大增2成,歸功於銀行增加轉按現金回贈等優惠。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指出,轉按市道回暖主要由於按息處於超低水平,按揭轉按後利息都不高於1.5%。同時,在競爭競烈下,銀行轉按利息與新造按揭貼近,以上兩項因素均令轉按、加按及重按物業套現的個案明顯增加。


除利息因素外,在政經前景不明朗、美國加息等陰霾未散的情況下,銀行開始逐步調低物業估價,市場預期樓市亦難以像過往火箭式般暴升。目前,香港樓宇成交量明顯縮減,多區錄得蝕讓賣樓個案。我們相信,大部份業主都希望趁物業估價仍在高位時及時套現/轉按,提早享受物業升值的紅利。

事實上,現時不同銀行的轉按回贈仍有1%。以$450萬元的按揭貸款為例,1%回贈已經有$4.5萬,能夠應付近3個月按揭開支。而轉按時只需付出數千元律師費,成本根本微不足道。假如你在數年前置業,樓價迎來不同幅度的升幅,受惠於現時利息更低,轉按即可獲回,即使目前毫無再投資打算,單純進行轉按亦能達到節省利息,優化現金流的效果。


套現之後做乜好?


十多年前,很多業主都會習慣在原物業有升幅後加按,然後再購入下一所物業。所謂「一變二,二變四」的倍大資產便成為了香港人渴求「上車」的終極原因。不過,今時今日套現物業再置業的人越來越少,除因辣招等雜費開支外、壓力測試的要求嚴苛亦成為再置業的絆腳石。而且,即使樓價升幅甚鉅,但租金近乎不變,令一眾業主的物業資產租金回報降至2%或更低,甚至比美國國債的利息回報更低。如今,樓市樂觀情緒大不如前,反而讓新興投資方法「保費融資」成功俘虜一眾業主心,成為「置業」新寵。


什麼是保費融資?


保費融資是一個極簡的投資方式。保險公司近年推出一次性繳款 ("躉繳") 的儲蓄保險 (下稱躉繳保單),此類保單擁有更高的保證成份。甚至乎,保單在首日的退保價值已經達80%,短中期的回報穩健性可想而知。


由於保險公司一般有極佳的財務信用,加上保單極高的首日退保價值,銀行樂意以超低利息貸款(約2%)協助客戶購買躉繳保單。由於保單價值並無波動,只升不跌(預期升幅一般4-5%),相對物業而言風險小太多,銀行貸款條款列明全期只需還息,本金在未來退保時才一次過清還。假如你借取銀行$500萬買入儲蓄保單,每年還款只需約$10萬,比起傳統樓宇按揭,負擔顯然輕鬆不少。


回報方面,躉繳保單一般提供約4-5%的年度升幅,在銀行貸款的協助下,我們能夠在風險不變的情況下倍大投資金額,從而倍大投資回報。例如:$150萬的自資金額(首期)能夠借取銀行$450萬貸款(按揭),買入一份價值$600萬的躉繳保單。簡單回報計算:假設$600萬保單每年升值4%或($600萬 x 4%)$24萬,扣除利息開支($450萬 x 2%)$9萬,每年實際收益($24萬 - $9萬)將等於$15萬。以投資首期$150萬計,每年回報10%!


甚至乎,在the HAIDER家族辦公室的協助下,我們能夠為你向銀行申請每年提取保單原價值的2%,讓提款對沖利息供款。以上述例子為例,$600萬躉繳保單可提款($600萬 x 2%)$12萬,足以應付$9萬的利息支出,情況便等於以往你購入物業後租出單位,租金已經足以應付按揭開支一樣,令你䟴䟴腳做業主!

張先生個案分析


保費融資能夠因應不同本金或投資目的而調整,配合不同個案需要。張先生的做法非常有代表性,可讓各業主參考他轉按後的資金安排方案。


張先生在2013年首次置業,目前每月樓宇按揭開支約$5,000,而未償還按揭本金則約$94萬,物業在9年間小幅升值。在最新銀行估價下,可以承造的轉按按揭為312萬,在清繳舊按揭本金$94萬後,仍有($312萬 - $94萬)$218萬可供套現使用。


張先生一直有投資習慣,尤其鍾情於派息基金。市場主流的派息基金,除年派息達7%以外,基金價格更可獲得潛在升幅。不過,派息基金的優點同樣是缺點,亦即基金價格受市場波動影響(基金近期便因市況波動跌幅近10%)。如此以來,如要張先生全數將物業轉按資金全數投入派息基金,風險好像大了點。於是乎,張先生便與我們聯絡,希望尋求一個較穩健的投資組合,讓其轉按資金可以成功「快高長大」。


經過透徹溝通後,我們為張先生安排了一個包含派息基金及保費融資的投資組合。以下便是張先生的投資安排,$218萬的可供配置資金將分開兩部份分佈於:

  • $53萬投資市場一流派息基金;

  • $165萬作為保費融資首期,買入價值$660萬躉繳保單。

上述投資組合能夠讓張先生在轉按後仍然保持每個月實際供款為$5,000,與轉按前不變。同時,張先生希望在15年後達到首階段的財務自由。15年後保費融資退保價值已經超過$460萬(可以隨時提取或繼續滾存)。而如屆時派息基金價格毫無變化($53萬),張先生將持有流動資產總額$513萬(未計所持物業價值及其他投資項目價值)。另外,15年後銀行按揭本金餘額$180萬,可以按當時情況選擇一次過清還或繼續分期償還,讓希望財務自由的張先生向前邁進一大步!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有超過66%業主已經全數供滿其自住物業。單純坐擁一層已供滿的數千呎全海景物業對退休甚或財務自由而言,實在毫無用處。懂得在合適時機,採用識時務的投資方案,才能夠讓生活質素更上一層樓,穩健獲得財務無憂的退休生活!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瀏覽在部落格上的不同文章,如果您對以上仍然存有疑問,或者需要更多相關意見,歡迎聯絡我,我非常榮幸的能與讀者們交流及解開您們的疑問。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邀約,請不要依賴本文件作投資決定。投資涉及風險,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投資產品之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作出投資決定前,應向獨立專業的理財顧問查詢。筆者已盡量確保所提供資料(包括數據)之準確性及可靠性,惟並不表示該等資料可作為消費者的指引,倘有關資料之任何不確或遺漏等,所引致消費者有任何損失或損害,一概毋須承擔相關責任。所述之計劃視乎個別產品供應商而定,有關產品計劃之詳情及細則,以產品之主要說明文件為準。

Comments


Commenting has been turned off.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