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人 v.s. 懶人投資
- 老孫
- Jul 16, 2021
- 3 min read
Updated: Jul 27, 2022
投資方式並無對錯,問題是:你的方法能否令你心安?能否確保你能穩定獲利?
我自認係懶人
市面上不乏將投資為複雜而複雜的「專家」。從今日起,你可以選擇返璞歸真。首先,「忙人」與「懶人」之間並無褒貶之分,甚至無關長期投資表現高低。不過,我們自小就被灌輸勤奮便是美,以為投資也一樣必須親力親為勤奮管理才能獲勝。諷刺的是,偏偏與我們認知教導相反,在投資世界裡努力並不保證有過人的回報。
誰是投資界的懶人?就如很多人一樣,懶人並無時間全神貫注進行市場調查並分析,無法掌握大市一切資訊後作出判斷並行動。懶人經常遇到在日常工作時,因一場會議錯失賣出/買入時機的情況。懶人的願望很卑微,只希望讓資產長期增值,將空餘時間多花在生活之上。老實說,你我都可能希望成為投資懶人。
比較下來,所謂的「忙人」則大多是專業投資者,或替別人管理資產為的人士。他們擁有更豐富的投資知識、全職深入即時的市場資訊、擁有投資眼光、時間、膽量與財力。市場上,一些「超富」人士便經常聘用「忙人」為他們管理投資,而超富人士本身?都希望成為懶人!
人,最緊要有自知之明!成為不了忙人?無傷大雅。
確實,作為懶人,我們並不懶於行動。反而,我們切實執行在投資上的可為及不可為。從歷史中,我們認清長期投資的成功之道。懶人投資與企業老闆一樣,追求上無為而下有為。作為自己投資的老闆,我們需先定好「公司」的目標及理念,然後聘用對人做對的事,給他們一段充足的時間發揮。以下,我們將與大家分享成為投資懶人需知道的5件事。
懶人投資5件事
1. 你知道嗎?以5年為期持有投資,6比4的股:債基金組合在70年以來,從來沒有一次虧損紀錄。
2. 現金並非永遠為王,定期存款已經褪去光環很久,依靠定期存款完全沒有抗通脹功能。

3. 利用好複利效應,透過基金將股息再投資。如你在1970年已經以1萬元本金投資於美國S&P500指數,你有沒有將股息再投資的長期回報差異相當驚人:淨股價回報 :$360,458 / 股息再投資:$1,568,121

4. 避免個人情緒影響,長期身處市場當中。當市場表現不明朗時,你應堅持利用平均成本法優勢,繼續執行投資計劃。數據證明,40年以來,當市場面臨雙位數跌幅,在當年恢復正回報的機會高達75%!事實上,在2020年3月時,S&P500指數曾急速下跌34%,但全年回報卻仍然超過15%。
5. 適度分散投資風險!事實上,適度的分散風險並不影響投資表現,卻有利於降低市場波動對組合的影響,分散的投資組合在市場反覆時擁有更好的回復能力。
我們認為,投資者最大的敵人不是市場而是自己。我們的心理質素變化很大機會影響我們的投資判斷,而懶人更需要避免心理的潛在影響。就如一個成功男人背後總會有一個女人,一位成功的投資懶人背後也有一位投資夥伴。稱職的投資夥伴能夠分辨你的貪婪與恐懼,能夠加強你的自律並與你一同堅持執行投資計劃。很多人沒有投資,可能是因為覺得投資聽起來過於複雜。如果你對投資有類似見解,而你沒有時間管理投資,也不追求過高的風險所帶來的潛在高回報,並更著重享受成果,那請選擇懶人投資法。最後,進行懶人投資前,必須先了解自己的投資目標,之後才能根據你的風險/資產喜好,物色合適的投資管理服務。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瀏覽在部落格上的不同文章,如果您對以上仍然存有疑問,或者需要更多相關意見,歡迎聯絡我,我非常榮幸的能與讀者們交流及解開您們的疑問。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邀約,請不要依賴本文件作投資決定。投資涉及風險,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投資產品之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作出投資決定前,應向獨立專業的理財顧問查詢。筆者已盡量確保所提供資料(包括數據)之準確性及可靠性,惟並不表示該等資料可作為消費者的指引,倘有關資料之任何不確或遺漏等,所引致消費者有任何損失或損害,一概毋須承擔相關責任。所述之計劃視乎個別產品供應商而定,有關產品計劃之詳情及細則,以產品之主要說明文件為準。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