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息加上高通脹,你還在等什麼?
- 老孫
- Nov 6, 2020
- 3 min read
Updated: Jul 25, 2022
前些日子,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Jackson Hole全球央行貨幣政策年會上發表演講,並宣布了新的政策框架。改變重點在於以後聯儲局決定加息前,允許通脹在一段時間內超過2%的長期政策目標。那麼,對於大眾而言,意味著什麼?
首先,我們必須認清通脹的真面目。以香港為例,官方通脹率只是不同消費類別通脹的加權平均。而官方通脹並無包含樓價,因此多年來本港通脹一直看似在低位徘徊。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絕對能感受到通脹正吞噬我們存款的購買力。今年,在新冠肺炎的影響下,美聯儲重新將指標利率降至零水平,現時更更改「遊戲規則」讓「通脹猛獸」像脫繮野馬一樣,撲向全世界。如果我們預計未來通脹每年3%,使用「72法則」估算,我們的購買力每隔12年便降半!通脹的威力實在不容忽視!

人們都是善忘的。我們恍惚已習慣銀行存款無利息的「事實」。誰又仍記得,在1980年代,銀行活期存款都有8%年息。我們認為是次美聯儲的政策改變對實行聯繫匯率的香港而言,影響尤其深遠。為保持聯匯制度,香港一直缺乏訂立獨立貨幣政策能力。無論美國的政策方向如何,我們都只能跟隨,否則幣值將脫鉤。在美國本輪的減息行動中,香港在流動性完全充裕的情況下亦只能言計聽從。通脹方面,香港卻因為長期從內地進口大量日用品等貨物,無可避免地受內地通脹所影響(中國長期通脹在4%以上)。加起來,我們看到香港民眾辛苦賺來的銀行存款在零息時仍然受高通脹影響。香港的實際儲蓄利率是亞洲排名最低的。
當世界變得不明朗時,香港人如何面對如此特殊的雙面夾擊?我們都熱愛儲蓄,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資料,自1997年起香港銀行港元存款增長超過 450%,總額達6萬多億港元!你可能難以比較上述數字:中國國家外匯儲備亦只有約3萬億美元,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已經有接近2萬億美元的存款,確實非同少可!以這種規模的銀行存款迎接長期低息和高通漲絕非上策。

我們必須明白到,理財已不是一項選擇,而是時下的必須品。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血汗錢在不知不覺中溜走,請確保你有進行適當的理財規劃。在此給予簡單的三項建議,希望能夠提醒讀者們坐言起行,切勿墮入低息陷阱:
1. 保留一部份應急資金(最多6個月的日常開支便可),其他資金按需要或可接受風險程度,分配在不同資產當中;
2. 投資分三級:基本保障、穩定收益、長期資本增值;
3. 把握時間:你最重要的資本是時間。在人生早期確立理財規劃,讓你可以比較遲開始理財的一群用更少的資本滾存更豐厚的資金!除避免低息陷阱外,更可活得更豐盛。
從今天起,不聽天由命,掌握自己資本的命運除了要懂得賺錢之外,更加要讓你辛苦賺來的錢繼續懂得賺錢。資本不分大小,只差在配置和規劃。行動了,經歷了便會成功!以馬雲先生的名句作結尾,請各位不要:「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瀏覽在部落格上的不同文章,如果您對以上仍然存有疑問,或者需要更多相關意見,歡迎聯絡我,我非常榮幸的能與讀者們交流及解開您們的疑問。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邀約,請不要依賴本文件作投資決定。投資涉及風險,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投資產品之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作出投資決定前,應向獨立專業的理財顧問查詢。筆者已盡量確保所提供資料(包括數據)之準確性及可靠性,惟並不表示該等資料可作為消費者的指引,倘有關資料之任何不確或遺漏等,所引致消費者有任何損失或損害,一概毋須承擔相關責任。所述之計劃視乎個別產品供應商而定,有關產品計劃之詳情及細則,以產品之主要說明文件為準。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