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繫匯率及港元的歷史
翻開歷史,會發現香港貨幣在近代變化甚鉅。在開埠初期,先是由於貿易而在本地流通英鎊、墨西哥銀元、印度盧比和大清錢幣等貨幣。後來,在1846年香港政府發行港元,並以銀本位確立貨幣價值。之後,港元經歷過與英鎊掛鉤,又曾短暫與美元掛鉤。直到80年代,中英談判香港問題時遇挫,導致港元被大幅拋售,令市場信心崩潰。港幣幣值由1981年的5.13港元兌1美元,下跌至1983年的9.6港元兌1美元。可怕的通脹令市民衝進超級市場,盲搶情況讓政府在1983年10月15日推出今日的聯繫匯率(下稱「聯匯」)入門版。時至今日,聯匯制度已安全渡過近40年。
在歷史的旅途上,港元由不起眼的地區貨幣,成為了世界貿易的中介貨幣,當然也成為了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初,交易外匯的最主要窗口及中介幣。然而,在1997年的一場亞洲貨幣大戰後,為確保港幣聯匯變得更堅不可摧,金管局決定提高外匯儲備規模。時至今天(5月6日),香港的中央銀行「金管局」擁有達4,657億美元外匯儲備資產,為香港流通貨幣規模的6倍多。因此,香港目前的聯繫匯率制度十分穩定,要從外部攻擊引致崩潰的可能性極低。
從近代史可以看出,香港貨幣選擇從來只圍繞一件事:貿易需求。從開埠到現在,香港貨幣的聯匯選擇全以最大的經濟利益為先。因為,在貨幣的使用上,並無一種選擇是絕對的好或壞。
聯繫匯率所帶來的好與壞
聯繫匯率的好,主要來自上世紀80年代的經濟背景。當年香港最大的貿易夥伴是美國和日本,在美國經濟全盛時期,世界範圍內都歡迎使用美元作為計價貨幣,藉此減少交易成本/時間。因此,香港選擇向美元靠泊,實際上為經濟找到一支定海針。在港幣不對美元波動的情況下,多地的企業理解和使用港幣就便變得更加容易。加上內地經濟改革開放,急需將從貿易獲取的外匯兌換成美元,購買不同物資進行現代化建設,香港的角色更加是左右逢源。所以,港幣與美元的聯匯好處,不單止是為香港好,而是為整個亞洲甚至整個世界好。香港的聯匯能夠為貿易帶來信心,亦為經濟自由作出了根本上的保證。
香港現已成為全球第三大美元外匯結算中心,與美元結下不解緣。但這也卻成了雙面刃。俗語有話「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港美聯匯對香港民生的好處開始被所帶來的壞處所掩蓋。首先,美國經濟已沒當年勇,中國經濟亦已大幅增長。當年的經濟背景已大幅轉變,香港第一大貿易夥伴由中國取代。小至民生需要,大致基建設施,從內地購買的都佔大多數。在貨幣層面,這段時期的美國貨幣政策大幅放鬆,而且是越放越鬆。美元在世界範圍內多發導致泛濫,存款利率低落。另一邊廂,人民幣改革並在受控情況下兌美元升值。在此消彼長下,1港元兌人民幣由穩定的1.06,跌至現今的0.85,港元兌人民幣價格跌幅達20%!匯率變化在日常中顯而易見。在香港,多數貨品來自內地,港元下跌令買入內地貨品的港元價格上升,對基層甚至中產的影響都甚鉅。大家可能發現,香港的加薪幅度追不上物價升幅。事實上,香港的物價升幅除本地通脹因素外,更多的是由匯率所衍生的輸入性通脹所影響。聯繫匯率導致香港實則工資長期下降,繼而民怨積累,一發不可收拾。
聯繫匯率有機會改變嗎?
既然目前的聯匯已經不合時宜,我們可以尋求改變嗎?香港政府目前的取態是尋求穩定勝過一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香港與內地已達成港幣與美元的互換協議,意思除本港自身的外匯儲備外,有需要時更可動用中國的外匯儲備保護聯匯制度。中國內地擁有全球最大的美元儲備,達到3萬億美元。港幣和美元的聯繫匯率制度,固若金湯。
儘管近期各界人士對中美交惡,可能波及港美聯匯制度表示關注。但美國事實上並不願意失去香港此一全球美元外匯結算中心,因其對美元作為全球最自由的貨幣有重大影響。因此,因美國制裁到時聯匯奔潰在邏輯上可行,但現實中不可行。實際上,美國金融機構、基金在港利益龐大。目前約1300家美國企業在港經營,它們在港總資產和客戶存款達到1,480億美元,790億美元。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因此,在短時間內,中美雙方對聯繫匯率都持保留立場。但保持穩定,與故步自封,常常都只是一步之遙。綜合一些業內人士意見,我們認為,港幣與人民幣掛鉤只是時間問題。由始至終,香港的貨幣只不過是貿易中介,既然最大的買家從美國轉為中國,我們的貨幣由向美元靠泊轉為與人民幣同步絕不是政治考慮,而是事實使然。不過,目前的人民幣仍不是自由兌換貨幣,即使港元和人民幣設立類似美元聯匯機制仍構成致命弱點。不過,在一國之內兩幣並存並不罕見,但兩幣匯率的不掛鉤,長期浮動,考慮到對民生的影響則絕無僅有。不過,在時機未成熟之前,與美元的聯繫匯率將繼續進行,穩定性不容置疑,但受苦的卻是我們的市民大眾了。
目前,人民幣正邁向國際化、自由化。在可見將來,人民幣將成為區域乃至全球外匯結算及別國的外匯儲備的貨幣,逐步成為全球主要貿易貨幣。在世界洪流之中,香港應及早謀劃,並且及早制定未來聯匯制度的改革方向。改革並非一蹴而就,要香港長治久安,並非只一味求穩,而需要未雨綢繆,方能確保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以及民生水平獲得保證。變幻才是永恆,在貨幣世界也一樣。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瀏覽在部落格上的不同文章,如果您對以上仍然存有疑問,或者需要更多相關意見,歡迎聯絡我,我非常榮幸的能與讀者們交流及解開您們的疑問。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邀約,請不要依賴本文件作投資決定。投資涉及風險,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投資產品之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作出投資決定前,應向獨立專業的理財顧問查詢。筆者已盡量確保所提供資料(包括數據)之準確性及可靠性,惟並不表示該等資料可作為消費者的指引,倘有關資料之任何不確或遺漏等,所引致消費者有任何損失或損害,一概毋須承擔相關責任。所述之計劃視乎個別產品供應商而定,有關產品計劃之詳情及細則,以產品之主要說明文件為準。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