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聯繫匯率繫上的香港前途
翻開歷史,會發現香港貨幣在近代變化甚鉅。在開埠初期,先是由於貿易而在本地流通英鎊、墨西哥銀元、印度盧比和大清錢幣等貨幣。後來,在1846年香港政府發行港元,並以銀本位確立貨幣價值。之後,港元經歷過與英鎊掛鉤,又曾短暫與美元掛鉤。
老孫
Jul 8, 20225 min read

躺著賺的日子已經過去了!美股還吸引嗎?
還記得嗎?在早一段時間,身邊朋友都趕著去辦理美股交易戶口,甚至連他們的爸媽都跟著去開戶了。難怪,美股市場在過去三年表現亮麗,標準普爾500指數在2019年的升幅達31.49%、2020為18.4%,2021亦升28.71%!
老孫
May 27, 20224 min read

月供基金計劃新舊差好遠!
十多年前,月供基金計劃是備受詬病的投資渠道。儘管其設計非常適合社會大眾利用投資,但在缺乏監管的情況下,普遍有隱藏收費、銷售手法不當等問題。因此,在2014年7月,香港保監會便發出了《 承保類型C業務指引 》,亦即俗稱的GN15。
老孫
Mar 25, 20223 min read

今日買股票真係零費用嗎?
近年,不同線上股票交易平台競爭激烈,不少以交易平台費低廉以作招徠。在一波接一波的廣告攻勢下,令筆者不禁疑惑:究竟這些聲稱低手續費甚至零佣金的交易平台,收費是否如廣告所言?今日,就讓我們以富X平台收費作例子,深入研究和比較不同投資渠道的實際收費。
老孫
Mar 11, 20225 min read

當MPF人均輸$7,700,有隻基金倒賺$7,000!
根據香港獨立專業強積金研究小組——積金評級的統計,1月份強積金累積投資虧損約351億港元,以目前450萬名強積金成員計算,平均每人虧損約7,700港元。造成今個月的虧損局面,主要由於自今年起就表現非常疲弱的歐美市場股票基金。
老孫
Feb 18, 20223 min read

中咗新冠肺炎,康復後仲買唔買到保險?
自2020年初起,新冠肺炎突襲全球,其病毒特性由起初的高殺傷力及中度傳染性,一直變異至今天的較低殺傷力但極高傳染性。然而,與當年的沙士疫情一樣,爆發的除了是嚇人的病毒外,還有大眾對保障類產品的需求和興趣。
老孫
Feb 11, 20224 min read

名義加息風險與實際加息風險大不同
「美國加息」一詞近期簡直無處不在。無論你認為美國加息步伐如何,我們都對加息風險並不陌生。近期新聞所提及的加息風險大致為:存款利息增加、借貸成本上升、債券利息吸引力下降等。但是,我們甚少見到有文章將加息風險與通脹作連結,而在通脹大升的背景下,我們應認識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的分別。
老孫
Jan 28, 20224 min read

香港人真係好鍾意「番供」
香港人喜歡置業是眾人皆知,而且在樓價白熱化和按揭利息持續下跌之際,一波物業轉按潮正如火如荼地展開!原來香港人除喜歡置業外,更懂得趁利息低迷拉長按揭還款期!如此精明的資金運用方式,正是我們認為業主喜歡的「番供」!
老孫
Jan 14, 20225 min read

2021年末強積金回顧及展望
轉眼間,又一年。在我們回顧月供基金之時,亦不忘一同研究影響「打工仔」退休生活的強積金計劃(MPF)表現。除市場表現變化之外,MPF制度今年亦有不同的潛在及進行中革新,值得了解。事不宜遲,讓我們從本年度的MPF相關新聞開始,深入了解MPF市場環境變化,同時導出來年強積金市場展望。
老孫
Dec 3, 20214 min read

基金與ETF的優勝劣敗
俗稱基金的「互惠基金」和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同樣是「基金」,作為投資者又應如何看待基金和ETF中的分別從而選擇合適自己的投資工具呢?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在上世紀90年代推出,其發明原意希望遵從「被動投資」概念,讓投資者可以以較低成本找到追蹤指數回報的工具。
老孫
Jul 30, 20214 min read

2021年第三季強積金回顧及展望
過去半年,新冠疫情仍未受控,爆發重心更從美國轉至印度。在上季展望中,我們形容今年為「復甦年」,這一趨勢未變。在疫苗接種速度加快,尤其成熟經濟體接種率遍高前提下,「經濟復甦」已成現實。半年間,市場關注點從增長型企業(科網股等)轉移至價值型企業(銀行、基建股等)。
老孫
Jul 1, 20215 min read

又要威 又想帶頭盔?
本文章除了為投資新手而寫,更為一些遇上投資挫折打算終身拒絕投資的人而寫。香港人熱愛儲蓄,同時熱愛股票,牛市的出現讓所有人自以為股神、人人一夜間成了投資專家。牛市的瘋狂實際只讓人沈醉於投機之中,當牛市爆破後熊市來臨,大部份人所追逐的回報其實只是曇花一現。
老孫
Jun 25, 20216 min read

印度即將成為下一個中國嗎?
同樣是亞洲國家的印度在近年發展迅速,甚至在某些方面看起來比中國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印度在二戰後建國至今約70年,經濟發展步伐可分為前後兩半部份。印度初期的經濟發展非常緩慢(以發展中國家標準而言)只有約3.5%的年增長率。
老孫
Jun 18, 20217 min read

2021年第二季強積金回顧及展望
農曆新年後,市場情緒及走勢一直被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左右。我們認為,此輪波動實際上是自疫情爆發以來,市場反彈過後的第一次調整,調整幅度甚至可以「健康」形容,符合市場調整的特徵。如:基本因素和基金資金流向不變。
老孫
Apr 1, 20214 min read

SPAC如何成為眾籌新勢力?
去年美國納斯達克集資額達到4,410億元成為全球交易所集資額的冠軍!在這4千多億當中,超過一半來自「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即SPAC)的上市得益。SPAC是無營運業務的空殼公司,一般由知名投資者成立。
老孫
Mar 12, 20214 min read

低息時代是否正式宣布告終?
目前世界投資市場看似高處不勝寒,任何風吹草動都嚇怕場內投資者。美國10年期國債近日曾突破1.6%,加上美國財政部拍賣國債時反應欠佳,投資者擔憂聯儲局可能需要被迫提早加息,是嗎?
老孫
Mar 5, 20215 min read

靜靜地起革命的可持續能源
透過基金持有各板塊/地區股債對基礎投資者的好處已多次討論,在此不贅。本文集中研究一直被我們視為精選基金之一的「貝萊德可持續能源基金」。眾所週知,2020年是新經濟股的天下,諸如亞馬遜、阿里巴巴、騰訊、及Paypal等一眾疫情受惠企業,其股價升幅大家有目共睹。
老孫
Feb 26, 20216 min read

當股市成為可課金手遊
在香港,關於GameStop(遊戲驛站,下稱GME)的新聞並不多,但其近期的股價表現對市場可能有深刻的參考意義。事源美國實體遊戲零售商GME經營困難,其股價在去年3月時已跌至3美元水平。
老孫
Feb 19, 20213 min read

什麼人適合進行保費融資?
早期進行保費融資的客戶大多希望以較少的投入金額,買入更大額度的保障。近年,在客戶的投資需求轉變及保險公司推出新產品配合下,保費融資的適用面更廣,更能配合不同客戶的需要。
老孫
Feb 5, 20213 min rea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