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利用扣稅工具獲得可觀回報!
一些純粹希望減低稅款的客戶,應該更想了解合資格延期年金(QDAP)及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的詳細內容。以下文章會詳述尤其合資格延期年金的操作方法,如何能夠賺取最優異的回報。
老孫
Jan 22, 20213 min read

2021年第一季強積金回顧及展望
今年可謂「復甦年」。儘管進程可能較預期顛簸,而實際復甦時期可能較預期更長。但短期內包括國家層面的財政/貨幣支持措施,以及投資者對復甦預期的情緒升溫,均對投資市場(包括強積金市場在內)提供莫大支持。
老孫
Jan 1, 20213 min read

最新IMF經濟展望已出爐
隨著新冠肺炎的出現,觸發了成熟及新興經濟體同時步入衰退的經濟危機。環球經濟發展繼續隨新冠肺炎確診宗數走勢而波動。IMF預計,2020年全年環球經濟仍處於衰退階段,儘管與6月預測比較,現時的衰退程度已有所緩和。
老孫
Oct 30, 20205 min read

強積金總資產突破一萬億元
經過20年的發展,強積金已由一個「人人喊打」的強制性退休金制度,成為了一門大生意!在「強積金半自由行」的推動下,僱員們可以更自由地選擇其強積金受託人,吸引更多有實力的服務提供者進入市場,把高質素基金引進強積金的基金選擇。
老孫
Oct 23, 20203 min read

低息環境對生活的長遠影響
近來不同國家的中央銀行已經將指標利率「清零」,甚至把利率降至負值。但我們可能忘記了,利率下調其實在2019年末已展開,當時疫情尚未出現。一般人可能未能即時發覺利息低迷對日常生活的影響。事實上,幾乎所有重大經濟政策對民生的影響也是無聲無息的,但影響絕不輕微甚至是不可逆轉。
老孫
Sep 11, 20206 min read

亞洲債券在環球市況波動下的機遇
在香港,最深刻的例子莫過於2003年樓價大跌,當時一直旁觀的投資者至今仍未「上車」。我們認為,任何時候投資者都不應背市場而去。市場遭恐慌拋售後,更應留意市場上優質資產的價格變化,把握時機買入並持有。
老孫
Sep 4, 20203 min read

究竟"To Buy"還是"To Rent"
香港政府自2019年宣布放寬按揭保險,並調高按揭成數限制,合資格首次置業人士如果購買符合條件的物業可以承造9成按揭貸款置業。一時之間,政府都成為地產商促銷工具的一部分。部分年輕人便即時希望「趕尾班車」,成為有樓一族。
老孫
Jul 31, 20205 min read

中國在疫情後還能重返高峰嗎?
中國是世界上最先爆發新冠肺炎的國家,也同時是第一個嘗試恢復經濟活動而未觸發第二波感染的地區。研究中國的後疫情經濟發展有重大意義,我們希望借中國復甦之鏡,看到世界在疫後發展的樣子。在研究當中,讓我們提早整理長期投資組合。
老孫
Jul 24, 20205 min read

想開立定期存款戶口,但又擔心靈活性?
每當市況出現不明朗或經濟環境出現較大隱憂,大家就會轉投保守投資方法。最簡單直接的莫過於開立定期存款帳戶(定存)。但在參與定期存款前,您有否確認過是否適合自己的理財習慣?它能提供的靈活性是否令人滿意?定期存款的風險及回報又如何?
老孫
Jun 26, 20203 min read

新興市場地區及國家的投資機會
環球資本市場很可能迎來一次「大洗牌」。投資者如不希望被「浪淘沙」沖走,便須隨時了解各投資市場的機會,適時轉換投資目標。新興市場與成熟市場的投資話題此起彼落,在近期,美國經濟搖搖欲墜,新興市場有望在疫情過後更快復甦,表現領先成熟市場。
老孫
Jun 19, 20204 min read

你的家便已是一隻會生金蛋的雞!
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顯示:全港自住物業的家庭當中,約66%已供滿按揭;其餘仍在供樓的家庭,最新數據顯示他們實際的供款額只佔月收入的35%。過去樓市節節上升,其實並未令自住物業家庭實際享受樓價升幅。
老孫
May 29, 20204 min read

物業投資仍然是必勝皇道嗎?
在亞洲 — 尤其是大中華地區,傳統上,民眾一直覺得置業是每個人的「必然理想」。但在一些中國一線城市(如香港、深圳、上海等),房價近十年以來飆升,令上班族只能把置業歸為「夢想」。而且,現時新盤管理費甚貴,甚至年年加價,幾經辛苦購入物業後,仍然要被發展商長期吸血,你願意嗎?
老孫
May 22, 20205 min read

石油要聞:F三星原油期及中行原油寶
對於近日石油衍生工具價格的大幅波動,議論似乎有增無減,當中最有名的產品便是在香港上市的 (3175) F三星原油期和在內地的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這些產品的價格波動,完全突顯出投資者對產品的實際了解及投資相關風險管理不理想。
老孫
May 15, 20203 min read

你仲做定期?時代變啦!
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引起的環球經濟危機令美國迅速重啟量化寬鬆(QE)並大幅減息,讓世界再一次重返「零息時代」。利率的長期走勢因此下滑,令一時沉寂的利息套戥交易(俗稱:賺息差)近期又重新熱絡起來。
老孫
May 8, 20203 min read
bottom of page